为什么大便是稀的?
先引用一个教科书上的定义,大便( stool )是指人等哺乳动物解出的大便。那么,稀( watery)的定义是什么呢?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(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,NIH )定义:正常粪便为软糊状,含有少量的粘液,排便时无疼痛、出血或痉挛。当粪便性状改变如变为稀薄水样或含大量粘液,则称为腹泻( diarrhea )[1]。 所以,从学术角度来讲,我们所谓的“腹泻”和“便秘”等,其实指的是同一个状态——粪便性状的改变;这种改变,可能表现为由干到湿,也可能是由湿到干....... 所以,如果现在你的大便变湿了,有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:
1.食物残渣中的水分被充分吸收后,变成了半固体态;而肠道内的细菌会将未充分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单糖,进而吸收大量的水分,导致大便变稀。
2.进食过量有可能加重胃肠道的负担,从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,出现脱水,大便呈稀水样。
3.患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(比如溃疡性结肠炎),由于黏膜糜烂,溃疡,常伴有消化不良的情况,因此会出现大便次数多且呈稀水样。 如果你的大便本来是很干的,但是突然变成很稀,要警惕是否出现了急性的肠道反应,应该尽快就诊。